信息化下企业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建设信息协同交流子系统,实现信息的协同交流
建设信息协同交流子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的集中管理,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供应商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和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相比,运用信息协同交流这个平台可以大大减少信息交流的费用,提高信息传送的速度,使企业和供应商的工作效率都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建设信息协同交流子系统,通过信息交流的平台,企业可以将新的信息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接收到信息之后及时给予反馈,从而实现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信息协同。
(二)建设协同采购子系统,实现采购的协同和配送协同
协同采购系统的建设实现了采购的协同和配送的协同,通过利用这个系统,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处理变得更加规范。在这个系统当中,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对采购的订单进行确认和,供应商也可以在这个系统中随时查询订单的状态,并进行反馈和确认。另外,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供应商的送货环节将进一步规范,供应商在供货之前必须在网上创建送货单,然后向采购和仓储部门发送送货通知,这样一来,仓储情况就可以被时时掌控,同时供应商还可以在网上进行对账,从而大幅度的缩短财务付款的周期[5]。
(三)建设询报价子系统,实现网上快速询、报价
建设询报价子系统,实现网上询报价,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后续的谈判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6]。首先,企业通过询报价系统向供应商询价的信息,供应商接到询价信息之后再通过网络对企业进行报价回复,企业的采购部门接到供应商的报价之后,会选择接受和拒绝,如果供应商的报价被接受,那么就可以进行采购的流程。如果企业不接受供应商的报价,那么供应商还可以重新发送报价,直到双方意见一致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送样环节,进而就实现了网上询报价,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促使供应链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建设供应商评估子系统,实现对供应商网上
建设供应商评估子系统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建设供应商评估子系统可以使企业从各个方面评估供应商的优劣,进而为企业下一年度的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对供应商的评估结果在该系统中进行公布,供应商可以在这个子系统中直接查询自己的得分,然后根据企业的评价及时的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业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建立其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给传统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电子商务中,企业的营销模式、交易手法都在发生变化。物流行业作为商务流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价值、管理形式、发展途径进行探究。
一、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物流管理的价值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行业作为商务流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成效。在信息技术和供应产业链条的配合之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已经呈现出和传统行业不同的发展优势。它更加快捷、便利、经济,借助于物流技术,人们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如果把电子商务比作是一个人的话,物流行业像是这个人的两条腿,没有双腿,人无法行走,而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就会面临瘫痪。同样,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合理、便捷、流畅的物流体系,那么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就不能实现,和传统行业相比将失去竞争力,难以需求。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物流管理的发展特点
从根本上说,物流管理以电子商务作为运行基石,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企业配型、运输实现升级调控。在整体工作中,物流人员要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产品调整,根据产品利润和采购需求,决定存储数量、存货地点、订单配送、查货补货等工作。因此,物流管理在整体发展中呈现出如下几项特点。
1.系统性
从订单的确立到运输过程,再到完成配送,这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的发展流程。以圆通、申通、天天等快递企业为例,这些公司的60%以上的份额都是来自于电子商务。他们和销售者、购买者结成“三角模式”,为两方客户服务,因此展开了一个系统的发展流程。
2.目标性
在电子商务的销售工作中,对物流的管理较为放松。随着电商服务的完善,快递业务的保险、服务都得到提高。这样的发展目标后都要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