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境电子商务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也随之诞生,从1997年起,到创建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再到淘宝、当当网、聚美优品等等一系列的电商诞生,我国的电子商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互联网和等服务,国与国的民众间互通有无,商品实现了跨国销售,到201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易额为2.3万亿元,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8.1万亿元,跨境电商占到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28.4%,跨境电商在电商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也有着一定的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着管理政策缺陷、跨境海关壁垒、物流障碍、交易信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针对目前跨境电商的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提出创新性的商务策略加以应对,进而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关键字:跨境电商、市场环境、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创新商务策略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淘宝、聚美、乐峰、唯品会、拍拍网等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同时,跨境电商平台也随之发展,出现了众多跨境电商平台,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跨境电商多达几万家,交易体量也越来越大。目前跨境电商快速壮大,已经成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跨境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无疑将进一步助推跨境电商的爆发。
一、 跨境电商市场环境及现状分析
(一). 中国进出口贸易环境
世界贸易组织称,2013年中国外贸总额达4.16万亿美元。自1978—2013年,外贸总额从206亿美元增至4.16万亿美元。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大国。据海关信息网较新消息称,2014中国进出口增速或**去年水平 达
8.1%。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贸易环境良好,国外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比较高,虽然受人民币增值以及国内人工成本等的增加影响,使得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放慢了脚步,但总体上还是呈稳步上涨的趋势。在201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世界较大的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对中国商品的网购需求在2013年将达679亿元人民币;
至2018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激增至1440亿元人民币。
图表5: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月度走势
受国际经济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速逐渐趋缓,过去的7年里,出口年均增长不到10%,在外贸疲软的当下,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商贸易,越来越多的出口商尝试网络平台与海外买家进行交易,使得跨境电商的贸易发展速度很快,PayPal跨境贸易中国区总经理胡柏迪在首份《**跨境电子商务报告》的发布会上比喻道: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出口就像一个篮球中套了一个网球,而这个网球膨胀的速度比篮球快得多。
(二). 中国电商行业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较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营收规模为194.5亿元,同比增长16.4%。艾瑞分析认为,2013年,部分B2B企业在线交易规模增长较快,企业的交易收入也随之上升,进而拉动了行业整体营收规模的增长。仅2014年**季度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为50.4亿元,同比增长14.0%,环比下降2.1%。从整体来看,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总营收规模的增速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
随着电商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商行业在政策、物流、信用、电子支付、供应链等支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其中跨境电商也受到高度重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化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三).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易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32.0%,但相较于中国整体进出口贸易市场规模,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占9.6%。艾瑞预测,在**电商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商**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中国的电子商务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发展潜力巨大。艾瑞预测,从2008年至2016年,将从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年均增速近30%。
由此看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从国际市场来看,一是经济**化仍将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
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数量不断增
加,国际产业转移从加工制造环节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为中国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要素配臵带来机遇;二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发展,为中国开拓市场提供新的支撑;三是科技创新孕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国际分工深化,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扩大国际贸易空间。
从国内市场来看,一是中国产业体系日益完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日益深化,出口产业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各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进口增长;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专业市场开展对外贸易,将为外贸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四是国家加快中西部开发,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贸易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能力增强,进出口具备了更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跨境电商发展仍受政策缺失、海关壁垒、支付安全与物流难题摩擦制约。
(一). 管理政策缺陷
1.电子商务交易归属管理问题
从电子商务交易形式析,纯粹的电子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国际普遍认可归入GATS的规则中按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对于只是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完成定购、签约等,但要通过传统的运输方式运送至购买人所在地,则归入货物贸易范畴,属于GATT的管理范畴。此外,对于特殊的电子商务种类,既非明显的服务贸易也非明显货物贸易,如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提供电子类产品(如文化、软件、产品等),国际上对此类电子商务交易归属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仍存在较大分歧。因我国尚未《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及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管理法规,对电子商务涉及到的外汇交易归属管理范畴更难以把握。
2.交易主体市场准入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业务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将商务辐射到世界的每个落,使经济金融信息和资金链日益集中在数据平台。一旦交易主体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或出现违规经营、信用危机、系统故障、信息泄露等问题,便会引发客户外汇资金风险。因此,对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业务参与主体进行市场准入规范管理较其重要与迫切。
3.支付机构外汇管理与监管职责问题
首先,支付机构在跨境外汇收支管理中承担了部份外汇政策执行及管理职责,其与外汇*银行类似,既是外汇管理政策的执行者与监督者;其次,支付机构主要为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提供资金支付清算服务,属于支付清算组织的一种,又不同于金融机构。如何对此类非机构所提供的跨境外汇收支服务进行管理与职能定位,急需外汇管理局在法规中加以明确,制度上规范操作。
(二). 海关贸易壁垒
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然而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较大壁垒----海关通过。进出口货物需要通关,这是一个国家框架下的行为准则,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可逾越的关卡。即便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也有可能因为进出口货物**过海关规定数量,而被要求进行申报。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消费者和网上卖家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因申报不合格而使商品滞留在海关而使消费者无法收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 跨境电商物流业发展滞后
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模式的优势在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利用的性和便捷性。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上下两环,线上商品交易与线下货物配送两者发展须相辅相成,正如淘宝的产生及发展带动了境内电子商务物流的变革,圆通、申通、顺风等一大批民营公司的兴起,使国内电子商务交易的便捷性得到较大的保证及提高。而相比之下,当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却让准备不足的物流运输渠道措手不及。随着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急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兼顾成本、速度、安全,甚至包含更多售后内容的物流服务产品应运而生。如以海外仓储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全程物流服务商已经出现,通常小额跨境物流配送需要15-30天的时间,而通过对不同卖家需求的不同货运方式组合,这一配送时间已经大大缩短;此外,海外仓储建设的逐步完善更将提升卖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四). 跨境电商交易信用问题凸显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虚拟性及开放性的商务模式,由此产生的参与者信用不确定性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