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将纳入海关统计,并有望申报出口退税享受税收优惠。
中国对外贸易的蓝海——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推动。
日前有消息透露,国家税务总局正会同财政部对跨境电商出口退问题展开密集调研,相关政策将于近期推出,较快或在10月1日前出台,对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或退税。
此次政策的出台对跨境电商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国税总局货劳司进出口税处处长张维华表示,电商出口退税政策的出台,首先是要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除此之外,政策进一步明确电商出口退,可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有利于市场竞争,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跨境电商脱胎于一种被称为“小额外贸”的外贸形式。这种形式在国内早始于2005年,主要是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通过Paypal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进行支付。由于买家多为个人,交易产品量小、交易金额小,这类贸易当时主要通过DHL、联邦运等快递方式完成运送,形成了一个区别于传统贸易流程的进出易方式。这种模式尤其让规模较小的进出口企业较为受益,显而易见的优势是减少了交易环节。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贸易模式,此次政策重点是针对直接产生交易的B2C模式。
事实上,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贸易便利化服务环境,而目前通关仍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较大壁垒。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然而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进出口货物需要通关,这是一个国家框架下的行为准则,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可逾越的关卡,即便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也有可能因为进出口货物**过海关规定数量而被要求进行申报。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消费者和网上卖家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因申报不合格导致商品滞留在海关,使消费者无法收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6万亿元,2012年达到约2万亿元。2012年我国外贸增速为6.2%,而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同比增速**过25%。艾瑞咨询《2012~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16年将达到6.4万亿元,占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将达到18.5%。
在此背景下,现行政策显然已经不适应电商平台和企业需求。而伴随着此次扶持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有效改善及解决之前跨境电商遇到的货物通关、货款回笼等问题,为企业跨境电商之路扫清障碍。
有*指出,国家为跨境电商量身定制政策促其发展,对于维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政策的有效实施加之中国制造商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日渐提高等因素,必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更快发展。”跨境电商平台西游列国**执行官杨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