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下,包括安克创新、兰亭集势、通拓科技、泽宝科技等跨境上市企业,以及许多新消费出海品牌和老牌大卖,都通过自建或者借助Shopify等第三方SaaS平台,建立了属于自己品牌的独立站。
不过,独立站也正在进入洗牌期,过去通过投放转化的流量玩法已经成为标配,接下来的战斗将发生在供应链、品牌建设上。
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唯品会、拼多多、字节跳动都在布局独立站,拼多多和字节跳动还被传出从SHEIN挖掘大量人才。
唯品会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出海女装品牌独立站,面向欧美Z世代。阿里巴巴也在去年推出快时尚女装独立站AllyLikes,这个独立站目前还在运营。旗下的速卖通也推出独立站业务。
今年9月,拼多多成立跨境电商独立站TEMU并进军美国市场。它定位低价全品类,与前文所述的独立站不同的是,拼多多主要以“平台”而非“自营”进行运营——卖家入驻后,把商品寄到平台做质检,合格后,卖家将商品寄到*仓库,平台负责后续的物流、运营、定价、销售。
与其他几个成员主要面向C端不同,京东布局的是B2B独立站,希望借助自己的供应链能力,在To B领域施展拳脚。
2021年底,JOYBUY停止B2C平台运营并升级为跨境B2B交易务平台,命名为“京东**贸”,并于2022年6月18日正式开放运营,重点布局北美及东南亚市场。
2022年1月,京东还宣布和加拿大一站式SaaS模式的电商服务平台Shopify达成战略合作,为Shopify商家打造“一站式选品平台”插件,随后Shopify在6月22日上线了B2B建站功能。
在To B领域,敦煌网入局独立站的方式是提供SaaS服务,它在2020年推出了服务海外小B分销商的MyyShop,提供提供快速建站、严选货源、智能选品等功能。阿里巴巴国际站也发布跨境独立站数智化操作系统——OKKI,提供独立站建站服务。
直播电商更是成员的战场。如果说独立站是中国企业为了适应海外用户需求而布局的,那么直播电商则是中国企业将中国模式推向海外。
阿里巴巴较早在海外推出直播带货。**速卖通2019年7月上线直播功能以来,平均单日直播数量可达20场,去年“双11”,速卖通直播了近1万场,累计观看人数**过800万,是19年的10倍。Lazada同样在2019年上线直播带货。**速卖通和Lazada的直播带货与淘宝天猫的模式类似,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消费者看直播的习惯,并为平台带来长的停留时间和更多交易量。
2021年,TikTok Shop先后在印度尼西亚、英国上线。今年,TikTok Shop又陆续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新加坡站陆续上线。